跳到主要內容

當家長遇見老師

當家長遇見老師                    梁淑娟
退休國立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輔導室主任
現任財團法人林業生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副執行長
本屆築橋總編輯柯老師邀稿,希望我能提供一篇文章,以專業性的角度,談談「親師溝通技巧」。可是,我覺得,談論溝通的文章已經太多了,夠專業的呢,不實用;說得夠完整的,內容卻多到記不得。所以,我想轉換一下身分,以一位家長的立場,套用「三不一沒有」流行語,以「調整心態」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的「親師溝通」個人經驗。
《一不》: 情緒不好時,不溝通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打算要進行一場「棘手」溝通之前,通常我會先察言觀色。當發現老師沒有時間、情緒不是很OK時,我寧可另擇黃道吉日再來溝通。相同的,當事情剛發生的當下,自己的情緒是生氣、急躁…也就是不太OK的狀況時,我也不會衝動地,馬上找老師溝通,除非我是打算跟對方吵架,那就另當別論。
    我們都有經驗,當人在氣頭上時,嘴巴是很難說出好話,即使對方無心的話語,都變成刺耳的挑釁。所以,我不但避免在氣憤當頭,去找老師「理論」,我還刻意延宕一些時間,好讓自己情緒都發作完了,才和老師接觸,因為,這時候自己,除了比較有修養、好相處,還有本事,做些溝通潤滑劑效果,像是,在談話當中不時表達「感謝老師的辛勞」之類的話,當然這些話必須是自然、真實的,要不然,會變成說反話、諷刺人,那就弄巧成拙了。例如:
家長:老師,你要帶全班去看電影「XXXX?太棒了,我們家XX已經興奮好幾天了…
老師:是阿,…(老師分享這個活動的理念)
家長:現在的孩子真好,老師你真的辛苦了(這就是真心話啦),…我們這些家長都好感謝(順口說聲感謝,其實是很自然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讓自己先拋出善意,就已經為親師溝通打開了大門。
《二不》: 溝通時,不要把對方語句和想法「複雜化」
    老師和家長溝通不良,不完全是因為「說錯話」或「不太會說話」,有時候,是因為聽話的人「想太多」了。如果,能避免把對方的話「自己加料」、想像延伸,或許是溝通就變得單純、輕鬆了。
    有些人在聽對方說話時,喜歡分析、評論,外加想像與猜測:「咦?他說這句話是甚麼意思?」我認識一個很聰明的朋友,他相信:「就是有這樣的想法,才會不小心說溜嘴。」所以,他每次到學校和老師談完話,常常會造出更多需要再溝通的新問題,好沉重:
家長:老師,運動會那天,我想提供小朋友每人一杯熱奶茶,鼓勵一下小朋友,好嗎?
老師:媽媽謝謝妳,但是,小朋友不宜喝太多含糖飲料,我想還是讓他們喝白開水就好啦!
(家長心想:以前我就買過啊?是不是有其他家長反映說不要喝?還是老師覺得我太囉嗦了?…老師是不是暗示我干預班上活動太多了?)
家長:老師,今天音樂課那件事有點誤會,孩子說他沒有亂丟課本…
老師:喔,媽媽,孩子常會用不同的觀點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像這次的丟課本-他的說法是,手沒捉穩,書就飛出去了,原因,是他怕我會處罰…
家長:老師,我的孩子不會騙我(暗想:老師你是在指控我的孩子說謊嗎?還是,你已經認定我的孩子一定有犯錯?…老師根本是把我的孩子貼了標籤…)
    比較之下,「神經線較大條」的家長,跟老師溝通起來,常常是「皆大歡喜」收場。或許有人會反駁,溝通就是要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阿,否則,溝通還有甚麼意義?過猶不及,都是問題,但是,用自己想像去解讀對方的意思,「聽」到的還是自己的想法,只會製造更多的誤會,這恐怕更糟糕吧。
《三不》: 不能把對方當作朋友來談,就不溝通
    有一次,我聽見某老師居然敢對家長嗆聲:「欸!閒閒沒事,也簽一下你們的聯絡簿好不好,你這個媽媽喔…」
家長馬上反嗆回去:「拜託,我又不像你這樣刻個印章,“蹬蹬哩”就好…!」
  這種激烈的對話,不鬧上媒體才怪?但事實上,被修理的老師和家長,很開心…為甚麼呢?不用猜也知道:他們是好朋友!這個例子裡該被討論的不是說話風格,而是:建立良好的關係,是溝通的必要條件(這好像在說廢話喔)。
  建立良好的關係與親師溝通,是「雞生蛋或蛋生雞」問題-互為因果的關係。但是,我提供一個小小建議:不管溝通的問題有多「衝突」,或者,這個老師有多「機車」,不妨拿出我們在社會上經營人際關係的本事,假想一下:「我正在跟客戶朋友談事情。」否則,溝通不成,還變成一場災難,還不如不溝通算了。當然,有少數的老師很固執,情緒管理能力也不太好,就算有不錯的交情,也很難溝通,但只要不預設敵對立場,還是有交換意見和看法的空間。
《一沒有》: 沒有不能改變的立場
    要做到這一點,真的比較難。這不算是技巧,應該是我個人的領悟。秉持自己在教育界的資歷和「專業」,我和孩子的老師、學校進行溝通時,總帶一點「指導」色彩,相信自己可以藉由溝通,為「後進」們澄清正確的教育理念,告訴他們怎麼做會更好。我猜想,那時候的我,不會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學生家長。後來,可能是年紀大了,不再那麼「激情」,加上多年在工作上的歷練,我變得願意多讓給「對方的立場」一點空間,本來,溝通就應該是雙向的,不是嗎?聽聽對方不同的看法,來修正自己原來的觀點,有時候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的。
    我算是很懂得溝通藝術的人,在工作領域,做來一點都不困難。但是,遇到孩子的問題,只要一心疼,甚麼理性和訓練都不見了,甚至不自覺地,變成「怪獸家長」:
家長:檢定考試時間改了,學校沒有發通知單給學生,只臨時在網路做公告,不但害學生失去一次機會,你們居然還要罰沒來考試的學生愛校服務,未免也太…
校方:對不起,但是學校向來的規定和程序就是如此,因為學生早就知道要隨時檢視網頁上的公告…
家長:學校是個教育單位,凡事要以維護學生的權益為優先,結果你們做事,反而比當官的更官僚?
    我是出了一口怨氣,但溝通失敗了,事情也沒有解決。經過多年以後,事實證實,孩子的前程並沒有因為錯過考試、「愛校服務」,受到一絲絲的影響。現在,我終於領悟到:客觀地、換個立場想,在溝通過程中有多重要。回想當時學校的規定,應該是想藉此讓學生成長,學習主動負責,不要依賴。反倒是我這個「直升機」媽媽,寵溺孩子,有捨不得放手讓學校教。我不但犯了全天下家長常犯的錯誤,更應該為「專業的傲慢」罪加一等。
    同樣的問題,相同的方法,但是在不同時空、不同的對象下,不一定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只要是「人」的事件,總是有太多的變數,所以,誰也沒辦法的把「溝通的策略」說的透徹。我看過不少「天生好手」的人,即使沒受過技巧訓練,但跟誰都能溝通無礙,我度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分析這群人的特質,發現他們有共同之處,就是:以友善的心態與人溝通。
    最後,再分享一則自己的小故事。我是個「奧客級」的用餐消費者,有一次用餐時,餐點出了非常誇張、離譜的問題,餐廳經理惶恐地致歉,我一反常態,不但沒有追究和責怪,還反過來體諒和輕聲地安撫她:沒關係啦,難免會有疏失…。並不是我當天佛心大發,而是日後,我還必須常來這裡用餐,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不能逞一時之快了。我只是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下,這家餐廳卻因此把我當成一個好主顧,常享有好康的特殊待遇。
    家長和老師費神盡心的,不全都是為了孩子著想嗎?因此,只有雙方合作無間,才能締造和諧全贏的局面。合作是建立在良好的關係上,良好關係則是從友善的溝通開啟,如此簡單的道理而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主題式統整教學是甚麼?

    在英國《獨立報》的專訪裡,芬蘭教育部長 Marjo Kyllonen 表示:「現在的教學方式早在 20 世紀初就訂立,已經不符快速變動的時代需求,我們需要屬於 21 世紀的新方法!」   去年八月,芬蘭即將全面推出新的中小學課綱,大幅調整七至十六歲學生的學習重點和教授方式,未來各地學校將會把教學的重心,從數學、歷史等傳統科目,轉移到更廣泛的、跨領域主題上面。該國國家教育委員會的課綱發展計劃主席哈樂寧( Irmeli Halinen )就強調單單精通一種科目,已無法跟上不斷變動的世界,將以主題式的教學取代傳統的分科授課。 在台灣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主題式的教學更是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與今後教育發展的方向,廣泛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更成為教育學者專家們探討的論點,但究竟何謂主題式統整教學?   主題統整教學是希望藉由選擇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主題,將不同學科或科目的知識和技能,整合為一個有意義的、符合真實生活經驗的學習內容(徐世瑜,民 88 ;游家政,民 89 ),針對學生學習內容加以有效的組織,使其獲得較深入與完整的知識,其可分為兩個層次的建構,一是跨學科知識內容的建構,另一是學習方法或策略的建構,可視為是一種新的學習範型(陳如山,民 87 )。 而主題式教學因課程內容的設計並無既定外在型塑之限制,其知識建構的核心源自所選擇的主題,設計程序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依據教學目標選擇和評估主題、尋找與主題相關的概念和技能、再針對主題設計教學活動及教學策略、最後界定評鑑學習的方式。綜上所述,其具備以下特點: (一)      跨領域學習,不著重單一科目,而是整合不同的學科。 (二)      各領域教師須一同合作、參與,共同分享課程。 (三)      強調學生團隊合作,一同完成任務。 (四)      呼應多元智慧理論,發現每個孩子不同的天賦。    「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而非背不動的書包;讓孩子快樂學習,勇敢逐夢有自信。」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498 https://udn.com/news/story/8547/1731535 http://www.nknu.edu.tw/~edu/new-eduweb/08Lea

【主題式冬令營】過新年真有趣(上) ─ 製作蘿蔔糕

     放寒假了,緊接著就是放新年,為了讓孩子們在放鬆之餘既能學到新東西又能體驗過年的氣氛,我們設計了一連串的主題活動,例如做蘿蔔糕、煮火鍋、製作創意紅包和春聯,希望能讓孩子們學得開心、玩得盡興。     進行這些活動時,孩子們全部都要自己來。第一項任務就是要做出自己看得懂的蘿蔔糕食譜。由於參加冬令營的 6 位學生年齡從國小一到六年級都有,每個年級能完成的任務都不同,我們將他們分為兩組,由高年級的兩位學生分別擔當兩組的組長,帶領低年級的組員,藉由這樣的模式讓孩子們從中學習如何 依能力分工 。 學生利用iPad搜尋並記錄蘿蔔糕食譜      製作蘿蔔糕食譜時,我們先教孩子們如何使用平板電腦和網路收尋引擎,學生們自行查找蘿蔔糕食譜,讓他們了解網路是現今非常重要又方便的查資料管道。高年級的隊長負責比較複雜的製作流程,低年級組員們則負責記錄需要哪些食材。他們將網路上的資料以自己的方式記錄在紙上,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文字表達,低年級的學生則選擇以畫畫的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 將網路上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食譜 ,而不只是「照抄」而已。 高年級負責切煮蘿蔔 低年級負責攪拌米漿       食譜製作完後,隔天就要實做蘿蔔糕,組長進行比較複雜的切蘿蔔絲和炒煮蘿蔔,蘿蔔要 怎麼切比較好切成絲、煮蘿蔔時要放多少鹽巴 ,這些都是他們需要克服的。低年級的組員們負責將在來粉和水攪拌成米漿,他們要 弄清楚在來粉和水的比例 ,還是在沒有量杯的情況下。而孩子們都用自己的方法一一達成任務了。 讓一年級體驗一下炒蘿蔔 大家一起將蘿蔔和米獎拌在一起      做出來的成品我們試吃後都覺得味道不錯,只是口感被孩子們嫌棄了一番,他們開始檢討要如何讓蘿蔔糕變得更軟,以及是不是要再加些鹽巴讓蘿蔔糕更有味道些,因為他們要在最後一天家長們吃到自己做的蘿蔔。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 除了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學習如何反省自我。 剛蒸好的蘿蔔糕      而最後一天成果展時煎出來的蘿蔔糕大家搶著吃,都捨不得分享給家長啦! 將煎好的蘿蔔糕擺盤請家長品嘗囉!

看卡通學中文 - 讓家長與電視化敵為友

   「學習一個英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丟到那個國家,兩三個月過後就會說的呱呱叫!」這個觀念其實對許多學習語言的人來說並不陌生,沒錯,這樣等於是強迫自己學習,因為如果不能快速吸收這個語言,對生活會造成很大影響,而這個道理,其實同樣可以放在學習任何語言裡;培養學生「中文語感」這件看似稀鬆平常的事,對於自學生來說,因為少了同儕的互動,所以相對來說是比較缺乏的,不過拜 20 世界偉大的發明 ─ 電視,學生可以培養中文語感的又多了「卡通」這個管道。        雖然卡通是個能夠刺激孩子中文語感的媒介,但身為老師或家長還是必須慎選最適合孩子的卡通,以及做好時間的掌控,避免電子產品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以「我們這一家」為例,因為故事發生在一個學生家庭中,對於學生來說,更能夠與生活產生連結,例如故事裡的 橘子 、 柚子 、 花媽 和 花爸 都像極了絕大部分的家庭,學生很容易把自己投射在那樣的環境中,例如: 橘子 這個角色深刻描寫了學生時期的女孩,有點叛逆、不喜愛媽媽的碎念、很在意同儕的想法,卻又像個小大人,可以和家人聊自己的心事; 花媽 就像是每個家中那個中流砥柱的母親角色,厚實、可靠,有著自己的一套堅持,但有時卻會鬧出不少笑話,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哈囉你好嗎?衷心感謝,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這部卡通從片頭曲開始就可以當作教材,歌曲向來是最好入門的語言教材,藉著輕鬆的旋律、簡單的歌詞,孩子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琅琅上口,而每一篇都有一個主題句型,例如第一集的句子就是:「我不是這個意思啦!」在接下來 7 分鐘左右的短片都會著重在使用這個句型的情境中,讓孩子在無形中學會怎麼使用這樣的句型。              而父母及老師該如何使用這樣的輔助教材呢?多媒體影音向來最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過使用過度就會造成反效果,「我們這一家」每一集可以分解為兩到三個主題,建議每天只要進行一個主題即可,雖然效果並不會像念課文、背成語來的快速,但長久下來,成效是看得出來且你會很意外孩子竟然學的那樣深刻。                 學習語言是一條漫漫長路,而這世界變化速度之快,你我至今都不曾停止學習,而當停止學習的那一刻到來,就代表要被世界拋棄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很多語言,不論是英文還是中文,甚至其他語言,只要找到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