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聽聽老師怎麼說】分享系列Part 2

單元主題課程:回到古早時 隨著學期的進行,單元主題課程也進行到第四個主題,孩子在上個月底時就一直殷殷期盼的問著:「老師,下一個主題是什麼?」這種對學習的主動性真的讓身為老師的我們感到非常欣慰,孩子在這裡真的「學習到如何學習!」 12 月份單元主題課程: 回到古早時 ,我們將用四週的時間帶孩子回到那個他們從沒經歷過的美好年代。 第一週 - 臺語文化賞析:我們利用電影 - 大稻埕 為教材,讓孩子從詼諧逗趣的電影中,去發現臺 語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簡單語句的背後其實暗含很多意思;再來,讓孩子創作自己的台語劇本,而在把原本的角色對白翻譯成臺語的過程當中,孩子和老師一起發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笑果」,也從中找到了學習語言的獨特樂趣。 第二週 - 竹子大挑戰:在以前的年代裡,不鏽鋼碗、陶瓷碗屬於非常昂貴的器材,而在更久以前,許多人是使用「竹子」當作器皿,不論是喝水、煮飯都可以使用竹子,於是我們就設計了製作竹筒飯的課程,因為在之前的「魔術廚房」主題課程裡,孩子已經能夠掌握基本廚房知識及料理方法,在進行這個課程時,我們老師就是扮演助手的腳色,由孩子去決定使用什麼原料、口味的鹹淡等等,而且在過程中還必須考量隔著一層竹子,蒸煮的時間是否需要拉長、糯米需要前一天進行浸泡、材料的前置準備等等,而當老師與孩子們一起敲開竹筒飯的剎那,冉冉上升的蒸氣,孩子們的眼裡是閃耀的,爭先恐後的想嚐到竹筒飯,也在大快朵頤之後,準備了第二支竹筒飯要帶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 第三週 - 我的專屬童玩:在相對匱乏的古早時,孩子能夠獲得的娛樂非常多元,陀螺、毽子、扯鈴、跳房子、丟沙包等等,而如今的孩子似乎只要有一台手機或平板就不會把低下的頭抬起來,我們特別別設計的這個課程讓孩子能夠從中體會到那種最簡單的快樂。而孩子們在討論過後作出了決定,那是一種早期曾風靡一時、全家上下大大小小都不會錯過的掌上傳奇 — 布袋戲!看著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角色一步步地用黏土做出來,那種專心度是難能可貴的,而在等待戲偶風乾的同時,又開始熱熱鬧鬧地討論起該演出什麼樣的劇本,不管是之前課程學過的臺語、或是簡單的英文通通出現在劇本裡了,可真的是完全的「現學現賣!」 第四週 - 在經過一週後,是上台的時候了,不過,如何將可愛精緻的玩偶在手掌上活靈活現呢?於是孩子們利用自己的平板去查詢操偶

就讓我們,聽聽老師怎麼說

分享本梯次:「我是環境觀察研究員」教學策略 ( 一 ) 各位老師: 在林業生自主學習實驗班中有個「樂在其中」課程,它常以二種模式出現在孩子的學習裡 (1) 潛藏在師生互動、對話歷程 (2) 以完全的、個別的教育任務。從活動歷程的結構來看,形似「專題研究」。 以往,我多是以長達一學期的時間來統整規劃這種課程,當受限於「一天時間 / 學生高度異質性」的條件下,上午教學,我選擇把示範的主軸放在:如何讓孩子自然的學習、熟悉、記住最枯燥無趣的 ” 結構性 ” 知識。 首先澄清:最理想的設計應該是採漸進、階段性的,在長時間、多樣、階段性的學習情境中,慢慢引導學生去歸納出來「產物」 ( 專題研究的結構性技巧 ) ,除非學生已經準備好了 ( 例如已經具備足夠前置經驗的高年級學生 ) ,否則不建議各位直接複製引用我今天的教學 ( 快餐式 ) 到一般的教學現場。 請各位注意:上午發給小朋友的任務說明單,裡面有 12 項用來進行最後投票活動的「敘述」,而這 12 項就是我預計在單元主題課程裡希望學生去琢磨達成的「目標」 ( 有人覺得眼熟嗎?想起發表碩士研究論文的歷程 …) 。講解→背誦→評量,是低效益又痛苦的學習,但是,我昨天讓這 12 個項目自然的被學生主動去專注、閱讀、思考、比較、檢核 … 至少有 6 次以上 ( 這還不包括下午的工作活動課程 ) ,請各位老師回想一下:還記得我用了哪些策略和活動嗎?…這是我今天要示範教學想表達的第一句:即使是需要記憶的、枯燥的、教條式的知識理論,也可以溶入情境活動中,讓孩子沒有壓力,自然的就記起來了。 出去觀察環境,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這時候,我不喜歡強加太多的教學指導,去破壞在綠園道悠閒散步的樂趣 ( 傳統式教學,再加上有人參觀教學時,戶外觀察氣氛常常變得好緊張 ) ,我不急著教導學生找到答案→記錄→做作業,反倒想跟孩子玩「從嘗試裡找方法」,例如:還記得我們如何測量大區域的長寬嗎?概算樹木植物數量? 特別提起,機會教育與身教的重要,今天就出現了:園道上有隻鳥,我隨口說了:是夜鷺吧…,當下立即有路人幫忙糾正:不是,這是黑冠麻鷺! .. 各位還記得我的反應嗎? ( 先聲明:這真的是我直覺反應 - 沒有刻意演示喔 )   (1)   開心驚喜的接受指正,並且致謝   (2)   當某學生也提出應該是黑冠麻鷺時的